【弘济书院】全国第五届乡村(社区)儒学志愿讲师公益培训




     
            2017年4月9日-4月14日,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省的尼山圣源书院举办了为期六天的“第五届乡村(社区)儒学志愿讲师公益培训”。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河北、江苏、山东、文西等地的志愿者老师参加了本次公益培训,立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己之力。作为诞生世界伟人孔子的尼山,乃中华民族的圣地。蒙荫此间的尼山圣源书院,对于传播普及儒学,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将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成为世人向往和汲取智慧的地方,书院的建筑也将由于滋润着文明而成为世代相传的人类的物质文化财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上海弘济书院院长赵法生教授,着重介绍了尼山圣源书院开展的乡村儒学的特色:以儒家经典(圣书)为主,兼容佛道经典(善书);赵法生教授还就“鬼神观”一题作了讲座,他结合《礼记》、《朱子语类》相关论述,向大家详细阐释了儒家的鬼神观,简而言之,鬼神之存在,本质是一种气,这种气能沟通祖先与后代,虽然儒家的特色是“知生事人”,但对于鬼神,儒家是默认的,尤其对于教化世人,鬼神观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得出一些有益于今后处世的人生思考。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尼山圣源书院刘示范院长现身说法讲“孝道与《论語》”,他在讲到他与自己母亲的母子情深时,不禁热泪盈眶。在谈到《论语》的学习时,刘示范院长强调:“对于《论语》的学习,要进行一辈子,而且不仅要读,还要抄写,大人写,孩子写,老人也要写,既加深印象,又磨练心性,可谓益处多多。”


     
      洗心寺妙华法师主讲《金刚经》,他结合儒家阳明心学、心理学、哲学、历史来讲佛教经典,博采众家之长,语言幽默生动,让人们对佛教文化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妙华法师语重心长的提醒大众:不要从人间的火坑再跳进宗教的泥坑。因为有些人学佛学的非常死板,一身佛衣,满嘴佛话,到处指责别人,非但不得大自在,反而寻得大烦恼,与学佛之真意南辕北辙。


     
      郑昭易(左一)妙华法师(左二)赵法生(右二)台湾专家(右一)

      礼学大家、朱子后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教授,结合《礼记》、《仪礼》、《周礼》和《朱子家礼》讲礼的重要性,礼者,理也,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礼赋予生命以仪式感,活出高雅,别于禽兽。朱教授呼吁恢复传统礼仪,同时对传统礼仪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良更新。这种开明的态度让人赞叹,这种精神也符合孔子的思想(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朱杰人教授(左)与弘济书院郑昭易先生(右)

      本次培训期间,赵法生教授还组织了会谈,来自全国各校的传统文化专家和老师就乡村及社区儒学如何能有效并长期开展下去展开了讨论。上海弘济书院副院长郑昭易先生作了重要讲话。郑昭易老师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落地,贴近生活,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条主线四颗心”,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高度认同。


     
      一个中心: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两个基本点:公益性,可持续性;三条主线:知规律,懂进退,行对应;四颗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舍得之心,公益之心。


     
      郑昭易先生一一作了阐述,并介绍了上海弘济书院紧紧围绕以上四点在社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社区儒学的开展,得到了社区广大老百姓的认可,百姓们表示:“传统文化,原来我认为和我没啥关系,而且离我太遥远,通过今天的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和我的生活有关系,而且太重要了,我一定要学习!”




     
      公告通知

      现在全国招募公益大使,如果您有公益信念的执着,认可这点,请与我们一起努力联系我们。如果您希望把公益讲座活动带到当地,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福利,也请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振东路2号

      联系电话:021-58063339